第五届全国农业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农业大学副校长 林万龙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的主渠道。近期,教育部颁布的《农业专业学位类别硕士学位论文基本要求(试行)》(以下简称《要求》),是全国首次针对农业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基本要求进行统一规定,这既体现了国家对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分类发展的决心,表明了对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的重视,也为农业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指明了方向,对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意义深远。
第一、厘清培养边界,强调“应用”知识。学术学位研究生培养注重知识掌握、学术创新潜力与理论前沿性等,而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重点则在于综合实践素质的提升和运用专业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更注重科学性与应用性的结合。虽然我国现有的启发式教育打破了原有“填鸭式”教育体系,实现了知识生产模式的转型,但并未真正实现知行合一、以知识指导行动。《要求》指出,学位论文工作是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践创新应用能力的主要环节,选题应来源于农业专业领域的应用课题或现实问题,要具有应用价值或应用前景。值得一提的是,《要求》中反复提到的“应用”,并非抛弃“知识”,对理论学习与探索加以否定和取代,而是要以一定的知识储备为基础,强调通过实践理解真理、应用知识的能力,研究生的培养目标也逐渐从“研究者”转向“应用型研究者”。
因此,要明确好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的分类发展方向,把握好两种类型教育的边界,体现好“研”字当先,无论前者还是后者,都要体现出科学研究的学理性和科学知识的增量,但又不能“唯”论文论,这也就对专业学位研究生在实践中应用科学知识的专业水平、在产业中探索科学问题的能力等,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第二、扭转培养观念,强调“行业”价值。严格来讲,学术学位重在面向知识,创新发展需要,强调学术素养和科研能力,专业学位重在面向行业产业发展需要,突出精准化培养。但由于学术学位起步相对较早,专业学位起步较晚,且尚未有明确的培养理念、性质、定位、目标、模式、方式、考核评价体系等,多数指导教师并没有明确的“指明灯”,教育观念扭转不过来,仍旧沿用惯用学术学位的培养方式、方法进行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导致专硕培养质量不高、行业价值不明显等问题凸显。据测算,我国目前的教育强国指数居全球第23位,比2012年上升26位,是进步最快的国家。因此,要在专业学位培养中树立科学的人才观、成才观、教育观,加快扭转教育功利化倾向,以行业产业实际需求为导向,形成健康的教育环境和生态。
第三、丰富培养评价,强调“按需”发展。截至目前,现有农业硕士专业学位人才培养模式仍以单一论文评价为主,难以契合农业专业学位培养需求,该《要求》坚持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体系高质量发展和教育强国的要求,打破既往对硕士论文的固化要求,增加调研报告、方案设计等多重评价体系,并从基本定位、选题、内容、规范性、创新与贡献、评价参考等多个维度制定详细要求;同时指出,各培养单位可自行探索其他形式论文或创新成果,但要做什么,怎么做,并未设立范本,而是充分发挥专业学位培养实践环节多、应用性强等优势,鼓励农业硕士培养单位在实践中形成共识并制定相应标准,规避了沦为“八股文”的风险,体现了专业学位培养的实践应用价值。
该《要求》恰逢其时的区分出了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的评价体系差异,进一步畅通了两种类型分类发展的通道,特别是如何加快农业专业学位的培养深度融入农业行业产业发展,实现产业价值,可谓是破解“专业学位使得学术含量贬值”谬误的一剂“强心针”。与两类学位统一评价的老路相比,《要求》的颁布无疑更能破除藩篱,激发农业专业学位人才培养活力,有效推动教育体制改革。同时,也体现了“先立后破,稳扎稳打,稳中求进,以进促稳”的思想,有利于稳方向、稳信心、扩规模、优结构、提质量。
从理论走向实践,任重而道远。多重评价体系的实施路径复杂,导师选聘、课程建设、科研实践、论文评价、评优评奖、组织管理等多方面的保障都需要具体方案落实。此外,如何平衡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的关系,避免破坏学术生态等问题,也需要审慎研究,稳扎稳打,让专业学位培养如期实现既定目标。在习近平总书记教育强国理念的指引下,各个农业硕士培养单位也应该乘势而上,顺势而为,借助教育强国的东风,搭乘教育体制改革的风帆,快速响应,细化落实,先行先试,以分类发展为纲,坚持质量导向与实践导向,提升培养水平,坚持产教融合,提高行业价值,不断提高实践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质量,支撑引领教育强国和农业强国建设,助力乡村全面振兴。